当前位置: > 养生保健 > 现代中医 >

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——生地黄

发布: 2018-11-15 14:47:36  | 来源:现代健康网综合  |编辑:www.xdjk.net  |查看:
本文相关:生地黄
收藏
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——生地黄
禁忌:
多服损胃。
性味:
甘苦大寒。
归经:
入心肾。
功效:
泻丙火,清燥金,消瘀通经,平诸血逆。
主治:
治吐崩中,伤寒阳强,痘证大热。
制法:
(1)生掘鲜者,捣汁饮之,或用酒制,则不伤胃。
(2)生则寒,干则凉,熟则温。
备注:
(1)「泻丙火」:小肠为丙火,心与小肠相表里,导赤散与木通同治。
(2)「痘证大热」:痘症用之甚多本草未见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别名:
生地、干地黄。
基源:
玄参科植物地黄之根及根茎。
性味:
甘苦寒无毒。
归经:
入心、肝、肾、小肠四经。
功效:
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,平血逆,降血糖。
主治:
血虚发热,吐下血,伤寒瘟疫,斑疹,咽喉肿痛,妇人崩中,产后血虚腹痛,高血压,糖尿病。
用量:
0.5~3.0。
禁忌:
脾胃虚寒者忌用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别名:
生地、干地黄。
产地:
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根。主产于中国河南、河北、内蒙古及东北大部分地区有栽培。秋季采挖,鲜用或干燥切片生用。参考 “草药库” 中之 “补虚药” 之 “补血药” , 熟地黄。
性味、归经:
甘、苦,寒。归心、肝、肺经。
功效:
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。
临床应用:
1.用于热入营血,口干舌绛。
生地黄甘寒质润,苦寒清热,入营分、血分,为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。治温热病热入营血,壮热神昏,口干舌绛,常与玄参等同用,如清营汤。 治温病后期,余热未尽,阴液已伤,夜热早凉,舌红脉数者,常与鳖甲、青蒿、知母等同用,如青蒿鳖甲汤。
2.用于热血妄行,斑疹吐衄。
生地黄清热泻火,凉血止血。治血热吐衄、便血崩漏,常与鲜荷叶、生艾叶、生侧柏叶同用,如四生丸;治温热病热入营血,血热毒盛,吐血衄血,斑疹紫黑,常与赤芍、丹皮同用。
3.用于津伤口渴,内热消渴。
生地黄甘寒,清热养阴,生津止渴。治内热消渴,常与山药、生黄、猪胰子同用,如滋萃饮;
治温病伤阴,肠燥便秘,可与玄参、麦冬同用,如增液汤。
用量、用法:
10-30 克。
煎服,鲜品用量加倍,或以鲜品捣汁入药。
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,作用与干地黄相似,滋阴之力稍逊,但清热生津,凉血止血之力较强。
使用注意:
生地黄性寒而滞,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,不宜使用。
参考数据:
《本经》: “主折跌绝筋,伤中。逐血痹,填骨髓,长肌肉。”
《别录》: “主男子五劳七伤,女子伤中胞漏下血。”
《珍珠囊》: “凉血,生血,补肾水真阴。”
现代研究:
生地黄含 beta-谷甾醇、地黄素、甘露醇、葡萄糖、生物碱、铁质、维生素 A 等。
生地黄有一定的强心、利尿、升高血压,降低血糖等作用。其提取物能促进血液的凝固。
地黄煎剂还有保护肝脏,防止肝糖元减少的作用。并有一定的抗辐射损伤作用。对多种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名称:
生地黄/生地/地黄
课本参考:
Lotusea中草药学 89.00页
分类:
清热药 — 清热凉血
功用:
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。凉血滋阴。
性味:
甘、苦. 寒。
归经:
肝、心、肺.
药名及炮制:
鲜生地,生地,大生地,细生地,炒生地,生地炭。原药清水中洗净,捞出摊开润软,切0.3-0.4cm顶头厚片或块片,晒干。称干地黄、生地、大生地。小生地取细小而长的地黄根茎,洗净润透后切1cm厚之段而入药者,原药细小如根,称细生地,根生地,它大生地而气味较之淡薄,宜于滋阴养血而又恐胃弱是腻滞者。鲜生地新鲜根茎埋于泥砂中,随用随取,洗净切片入药,亦可捣汁冲服,长于清热凉血,尤能生津止渴。炒生地干地黄片炒至微焦度,炒后可减低寒凉滋腻之性,养血之力稍增而凉血之力减。炒生地炭干地黄片用武火炒至外见松泡呈焦黑色时:取出略洒清水灭净火星,摊晾冷透,晒干收贮。炒炭后既能凉血,又可止血。
应用:
用于热病热邪入营、舌绛口渴,或身发斑疹,或阴虚火旺,咽喉皒~,以及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、衄血等症。鲜生地泻火而凉血,气清质润,能清营血之邪热,并具生津作用。营热得清,伤津劫液之象可解;血热得凉,则血不妄行,吐衄可止,斑疹可消。故适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的症候,可合丹皮、赤芍、玄参等同用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生地黄图谱
药名:
生地黄
拼音:
SHENGDIHUANG
来源:
为双子叶植物药玄参科植物地黄或怀庆地黄的根。
功效:
滋阴,养血。
主治:
治阴虚发热,消渴,吐血,衄血,血崩,月经不调,胎动不安,阴伤便秘。
性味归经:
甘苦,凉。 无毒。入心、肝、肾经。
用法用量:
内服:煎汤, 3 ~ 5 钱,大剂 1 ~ 2 两,熬膏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捣敷。
用药忌宜:
脾虚泄泻、胃虚食少、胸膈多痰者慎服。 “勿令犯铜铁器,令人肾消并白髭发,损荣卫也。”“得麦门冬,清酒良,恶贝母,畏芜荑。”“忌萝卜、葱白、韭白、薤白。”“中寒有痞、易泄者禁。”
药物配伍:
配阿胶,清热降火;配黄柏,养阴清热;配桂枝,滋阴养血;配牛膝,滋阴补肾;配乌梅,清热养阴。
别名:
地髓、原生地、干生地、芑、牛奶子、婆婆奶、狗奶子、山烟、山白莱、酒壶花、甜酒棵、蜜罐棵
处方名:
生地、生地黄、鲜地黄、地黄、干生地、干地黄、大生地、细生地、怀生地、淮生地、生地炭处方中写生地、干生地、干地黄、大生地、细生地、怀生地、淮生地均指干地黄。为鲜生地洗净,切片晒干或烘干入药者。鲜地黄为新从地下挖出汁液饱满的地黄根。生地炭又名生地黄炭,为干生地炒成的炭。
商品名:
怀生地:又名怀地黄、怀庆地黄。为产于河南温县、博爱、孟县、沁阳、武陟(旧时怀庆府)一带者,质量最优,产量最大。
干地黄:又名生地、生地黄、干生地等。为鲜地黄洗净,切片晒干或烘干而成。
大生地:指根茎肥大体重者。品质较优。
小生地:又名细生地、根生地、次生地。指药材个体细小如根者。品质稍次。
以上商品以块根肥大、味甜者为佳。
药用部位:
本植物的新鲜根茎(鲜地黄)、蒸熟的根茎(熟地黄)、叶(地黄叶)、花(地黄花)之种子(地黄实)亦供药用,各详专条。
 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,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,另: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回到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