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> 养生保健 > 现代中医 >

不喝酒却患“肝硬化” 中医治胀治根本

发布: 2021-10-28 23:40:25  | 来源:现代健康网综合  |编辑:www.xdjk.net  |查看:
本文相关:中医治胀
收藏
一位男性患者没有B型肝炎、C型肝炎,平时也没有饮酒习惯,公司组织体检只有偶尔肝指数偏高不以为意,但有腹水与2次食道静脉瘤出血状况。近期一次就医发现有肝硬化,肝胆科医师请他开始进行饮食控制与补充综合维他命,但没有特别的药物给予治疗。由于个案仍旧常觉得疲劳、皮肤痒,加上又有腹水,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,后来转而寻求中医,希望透过调理方式改善状况。
肝硬化,是肝脏长期发炎导致,例如B、C型病毒肝炎、酒精、肝毒性药物或毒素伤害、遗传及代谢性疾病、寄生虫、长期胆汁滞留、铜质或铁质沉积或其他原因等所引起的慢性进行性、弥漫性肝脏疾病,其中以病毒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炎较常见。临床早期无症状,后期就会出现肝功能减退、脾肿大、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、腹水、腹膜炎、肝昏迷、肝肾症候群等并发症。
治疗方面,通常是以饮食控制为主,加上症状处理的药物,例如利尿剂以减轻水肿及腹水、抗生素以减少肠道细菌量降低氨的产生,或者软便剂、止痒剂控制等。
不喝酒却患“肝硬化” 中医治胀治根本
中医以“治胀当辨虚实”为主要切入点
专家表示,肝硬化是属于“臌胀”的范畴,最早的记载是出现在《黄帝内经‧灵枢‧水胀》篇:“臌胀何如?岐伯曰:腹胀,身皆大,大与肤胀等也,色苍黄,腹筋起,此其候也。”描述了主要的证候特点,就是腹部又胀又大。
到了隋朝的太医巢元方的著名病因病机专书《诸病源候论》提出,臌胀的病机是“经络痞涩,水气停聚,在于腹内”。到了明朝的着名医家张景岳提出,臌胀的形成与情志、劳欲、饮食等有关,指出“少年纵酒无节,多成水鼓”,补足了酒精对肝硬化的重要观点,而在他的《景岳全书‧气分诸胀论治》篇说:“单腹胀者名为臌胀,以外虽坚满而中空无物,其像如鼓,故名臌胀。又或以血气结聚,不可解散,其毒如蛊,亦名蛊胀,且肢体无恙,胀惟在腹,故又名为单腹胀”,并提出“治胀当辨虚实”的重要观点。
反复不愈多因调养失宜及治疗延误
经过时间的淬炼,现代中西医双执照的中医对于肝硬化的认识更加全面,此病长期反复不愈,多因调养失宜及治疗延误,久病则气血大伤,身体自虚。所以肝硬化腹水病人以虚证为多,虚实夹杂,后期已有正不抗邪之势。
正虚是气血大亏、脾失健运,邪实是痰血瘀阻、腹水中遏,正虚为本、邪实为标,不能以治疗腹水为目的,而是应以扶正为主,在中焦下功夫,邪正兼顾,方可奏效。东汉末年的医圣张仲景提出的“夫治未病者,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,当先实脾”就是这个概念,先调气血固元气,让消化系统可以好好吸收食物的营养,就可以改善造血及免疫功能,降低肝脏的负担,加上中医特有的“柔肝”药物,可以软化肝硬化及肝纤维化的组织,改善肝脏实质的功能,这就是对肝硬化最好的治疗!
 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,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,另: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回到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