乍暖还寒的天气,正代表春天来了,万物复苏,气候开始回暖,却也是许多人皮肤开始痒的季节。春天的天气型态相当不稳定,温差相当大,尤其因为季节转换,温度以及湿度都有很大改变,更容易导致一些敏感族群开始出现皮肤不适,出现各种恼人的皮肤状况,其中又以湿疹的患者最多。
不同于干冷的寒冬,由于春季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增加,进而使皮肤的水分蒸发速度减慢,导致皮肤变得潮湿和闷热,当体内的湿气较重,加上皮肤上的汗液又难以挥发,则容易诱发产生湿疹。
身体调节水分防湿气累积
《黄帝内经》提到:“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脾气散精,上归于肺,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水精四布,五经并行。”我们身体内的津液水分,是指我们平时喝水,从嘴巴到胃,再经由脾吸收,通过肺的疏散调节,把水液、津液输送到全身,最后由肾与膀光把尿液、代谢废物排出体外。
因此,在水分的调节过程中,脾、胃、肺、肾与膀胱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,都会导致体内水气无法顺利排出,而成为体内过多的湿,而导致身体湿气重,那些无法顺利排出的湿气往往就在皮肤上堆积显现出来,而产生了湿疹、汗疱疹。
3招减少体内湿气
张靖翎指出,从日常作息及一些简单的饮食习惯调整,就可以帮助减少体内湿气,帮助湿气的排出,整个人更轻松更轻盈。
1. 少吃冷食,少喝冷饮
生冷食物、冷饮、寒凉性蔬果(筊白笋、芦笋、梨子、西瓜、香瓜、火龙果等)容易损伤我们的脾胃,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,营养及水分的代谢,造成湿气在体内堆积,除了减少冰冷食物之外,平时煮菜时也可以多加入一些葱姜蒜,暖胃同时也可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。
2. 充足的睡眠
长期睡眠不足,会让一个人变得疲累无力,就是中医所谓的“气虚”,气虚会造成身体没有活力,代谢变慢,影响肠胃运化能力,造成整体水分代谢不良,因此拥有充足的睡眠可以让我们精神变好,代谢更好,身体更轻盈。
3. 洗完澡将头发吹至全干
很多女生习惯洗完澡将头发吹半干,或是头上包着浴巾等过一段时间才吹干,这样的习惯容易让湿气从头皮进入我们的体内,长期下来也容易产生偏头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