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美主义者经常勉强自己,忽视身体发出的悲鸣。然而一直持续不“适当休息”的生活,不久后人体抗压系统就会到达极限。于是失眠、倦怠感、无力感等就会找上门,健康状态急速崩坏。
“努力过头”会让交感神经一直处于优势。不久人体抗压系统就会到达极限,身心快速失调。
运动选手对自己的竞技表现不安时,很容易就会加重训练分量。晚餐后踩1小时的自行车、为了流汗而冲很热的热水澡、运动会饿所以很晚了还吃东西⋯⋯。
结果他们的睡眠时间只有4~5个小时左右,而且因为很难入睡,实际睡眠时间更短,这种案例很常见。
愈是认真的选手,不论是在学业方面或练习方面都愈追求完美,结果努力过头。
事实上测量晚上睡不着的选手体内的可体松,结果也量出极高的数值。这是因为为了对抗各式各样的压力,人体大量分泌可体松。
就算我再怎么苦口婆心地告诉他们“要好好休息”,这样的选手只会口头答应,但还是不会放过自己。
赖床不是懒惰,多半是太努力
结果首先出现的症状就是失眠。这是因为可体松数值很高,抑制褪黑激素分泌,因而无法顺利入眠。
过了这个阶段,下一个出现的症状就是异常的无力沉重感。到了这个阶段,选手们才会很严肃地来找我咨商“晚上我很难入睡。就算睡着了,1、2个小时就会醒”、“早上觉得身体好沉重,爬都爬不起来”。
我的对策就是彻底重新检视他们的生活习惯。读书时间、练习时间、饮食生活、每天的例行公事,针对所有方面拟定客制化改善内容。细节虽然因人而异,但不论是对哪位选手,我一开始都会先指导他“练习呼吸”。
这是因为对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选手来说,最重要的就是“有没有好好呼吸?”这一点。因为练习呼吸可以让副交感神经好好发挥作用。
人一旦一直处于压力状态下,交感神经自然会一直处于优势,于是呼吸就会变成只顾着用力吸气的状态。
这也就表示这个人无法放松横隔膜吐气并放松,结果紧张还传达到大脑。导致身心一直处于紧张状态,我会在下一节会仔细说明横隔膜和大脑的关系。
这种状态下的身体,先练习“完整吐气”可以立刻见效。我指导的数字游泳选手也因此打好基础,让生活习惯改善更容易出现成效,短期间就明显恢复正常状态。
保持身心动态平衡,维持出色表现的“两吸一吐呼吸法”
近几年来在研究“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人,用什么样的呼吸节奏可以尽快调整好呼吸,恢复到平常的自己”。目前虽然还在实验的初期阶段,但已经逐步累积数据,显示“吸气两次,完整吐气一次(2 in-1out)”的节奏,只要重复2~4次,就可以调整好呼吸。
根据这个实验数据,我会指导学生这么做:
在冥想等放松身心期间,采用“吸气5秒吐气5秒”的呼吸节奏。
呼吸是生活的一部分,日常生活中也要提醒自己采用“吸气5秒吐气5秒”的呼吸节奏。
觉得有压力时就采用“吸气4秒吐气6秒”的呼吸节奏,执行2分钟。
如果压力很大,或觉得极度紧张时,就采用“吸气两次完整吐气一次”的呼吸节奏,执行2~3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