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> 养生保健 > 现代生活 >

夏季记牢“饮食安全五要点” 谨防“病从口入”

发布: 2024-07-08 23:23:34  | 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  |编辑:Alice  |查看:
本文相关:饮食安全五要点
收藏

炎热夏季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。所谓食源性疾病,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。高温时节,饮食安全别大意。

食源性疾病主要有这几类

细菌性食源性疾病

细菌性食源性疾病,主要通过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和水源而引起,人群普遍易感。

食物中常见的致病菌,有沙门菌(主要存在于蛋和禽畜肉中)、副溶血性弧菌(主要存在于水产品中)、金黄色葡萄球菌(主要存在于奶制品和剩菜剩饭中)、肉毒梭菌(主要存在于罐头肉制品和家庭自制发酵食品中),以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(主要存在于未经消毒的奶制品和各种即食食品中,并可能在冷藏温度下滋生)等。

病毒性食源性疾病

病毒也可通过食物的传播导致食源性疾病

例如,诺如病毒是食源性感染的常见原因。甲肝病毒也可通过未煮熟的海鲜或受污染的农产品等传播。

寄生虫性食源性疾病

例如,绦虫、鱼源性吸虫等都可通过食物传播。其他如蛔虫等,通过水或土壤进入食物链,污染农产品。

化学性食源性疾病

其发病特点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,剩余食品、呕吐物、血和尿等样品中能测出有关化学毒物,如有毒金属、农药等。

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

动物性食源性疾病,主要是河豚中毒等。

植物性食源性疾病,包括毒蘑菇、新鲜黄花菜(秋水仙碱)、发芽土豆(龙葵素)中毒等。

防病记牢“饮食安全五要点”

那么,该怎样预防食源性疾病?请牢记“饮食安全五要点”。

保持清洁。勤洗手,保持餐厨用具和厨房的卫生清洁与干燥。

生熟分开。生熟食物要分开;厨具、容器要生熟分开,避免相互接触。

食物要彻底烧熟煮透。一般原则是烹调家禽至汁水变清、肉内不再有粉红色;烹调蛋和海鲜类全部达到沸腾;烧汤或炖菜,则应持续煮沸至少1分钟。熟食二次加热时,也要彻底热透。

在安全温度下保存食物。熟食不要在室温下存放超过2小时。熟食和易腐败的食物应及时冷藏(最好在5℃以下);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化冻;生肉类不要反复冻融。

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。谨慎吃生鲜动物肉,糟醉食品不宜常吃、多吃;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;饮用符合安全标准的水。

* 温馨提示,如果出现发热、腹泻等胃肠道症状,要及时就诊,并向医师提供近期的饮食史。

食源性疾病并不可怕,只要在购买、储存、制作和就餐过程中遵循“饮食安全五要点”,就可以远离疾病,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(来源:健康上海)

原标题:夏季谨防“病从口入”,记牢“饮食安全五要点”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,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,另: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回到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