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白质是人体组成细胞的重要元素之一,虽然,多数人都重视蛋白质的摄取,但是,你吃对蛋白质了吗?有的人以为蛋白质有吃、多吃就好,营养师提醒,此观念恐让人陷入“蛋白质摄取3大NG”陷阱,不仅让人越吃越累,还可能招致脂肪囤积,甚至恐提高心血管疾病风险,使得健康亮红灯。
早餐怎么吃才健康?换“这食物”避免误中地雷
为了达到饮食均衡,多以为“多一点蛋白质、少一点淀粉”是最佳原则,原因来自多摄取蛋白质可帮助肌肉生长,维持健康。现今大众每餐加一颗蛋确保蛋白质来源充足、购买蛋白质餐盒的情况普遍,但你的蛋白质摄取方式是正确的吗?
现代人总以为蛋白质有吃、多吃就好,反而容易落入“吃错食物、吃错顺序、吃错时间”的“蛋白质摄取3NG”陷阱,不仅在补充蛋白质的早餐黄金期越吃越累,还可能招致脂肪负担找上门,让健康亮红灯。建议民众可以透过早餐植物性蛋白质的摄取,杜绝劳财又害命的健康NG行为。
蛋白质摄取3大NG行为,吃错恐提高心血管疾病风险
现代人健康意识抬头,不少民众都会仔细计算三餐热量、力求蛋白质摄取足够,但其实蛋白质的摄取潜藏不少陷阱。营养师警告,摄取蛋白质时若误犯以下3个NG行为,可能反而让自己笼罩在健康风险中。
NG1:吃错蛋白质,让油腻和淀粉跟着下肚
现代上班族外食比例高,虽然蛋白质食物选择多元,但却容易连带将高油、精致淀粉吃下肚。以早餐来说,猪排蛋饼、萝卜糕加蛋等常见的早餐菜单虽然有蛋、肉等蛋白质,却也会同时摄取多余的油脂、淀粉及调味料,增加身体负担。研究指出摄取过多高热量食物恐囤积内脏脂肪,进而提升糖尿病、高血压以及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。
NG2:吃错顺序 ,肉、蛋等动物性蛋白质恐增健康风险
只要是蛋白质,怎么吃、怎么挑选都可以吗?许多人会优先选择肉、蛋、鱼作为蛋白质来源,然而动物性蛋白质中有较多饱和脂肪酸,摄取过多易使胆固醇沉积在血管中,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。国外也已有研究发现,增加动物性蛋白质摄取恐让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随之提升。 因此营养师提醒,应以“豆>鱼>蛋>肉类”顺序来补充蛋白质,优先挑选属于植物性蛋白质的豆类,减轻身体负担。如超商常见的豆浆就含有大豆蛋白,是外食族方便取得的植物性蛋白选择。美国医学会期刊(JAMA)也指出,若以植物性蛋白质取代3%的动物性蛋白质,死亡风险就能大幅降低10% 。
NG3:吃错时间 ,错过摄取黄金期恐白白流失蛋白质
蛋白质摄取不是吃够、吃对食物就好,原来还有“蛋白质摄取关键期”?营养师说明,经过一整夜能量消耗,早上是身体非常渴求蛋白质来补充能量的时段,能够为身体“开机”,开启一天的机能运作;此外,也有研究指出人体一次合成蛋白质的量体有限,若集中在一餐中摄取大量蛋白质,超过负荷的部分反而会流失、浪费掉。建议可以多把握蛋白质摄取的早餐黄金期,透过以豆类为优先的植物性蛋白质的摄取,开启一天的活力。
营养师揭:吃对蛋白质,有助提升精力
营养师分享,曾有1名28岁的OL早上习惯大啖高热量的猪排蛋堡等早餐,高淀粉、少植物性蛋白质的早餐摄取,让她总是早餐吃饱就想睡,甚至开会打瞌睡。早餐一次吃进太多淀粉食物,会导致血糖迅速飙升,不只容易感到疲惫、昏昏欲睡,长期下来更可能招致糖尿病风险 ,鼓励民众早餐可补充优质蛋白质稳定血糖、推迟饥饿、提升精力。国外也有实验发现,以高蛋白食物作为早餐的人群,上午的专注度表现有所提高 。
早餐怎么吃才健康?换“这食物”避免误中地雷
蛋白质摄取的方式多,但正确补充蛋白质、远离NG陷阱,更可让民众把关饮食健康事半功倍。例如早餐可用一杯豆浆取代部分动物性蛋白或淀粉,补充“黄金三角营养”。豆浆中除了有属于植物性蛋白质的大豆蛋白,可以帮助肌肉生长、少负担,还含有大豆异黄酮可打造好气色、大豆卵磷脂则可帮助提升精神,让思绪更灵光。营养师提醒民众,改变饮食习惯不需操之过急,可以从早餐饮品开始,慢慢调整均衡饮食生活型态,为自己的健康把关。